6月5日至6日,民航空管系統航班正常會議暨空管系統第十二期流量管理研討會在京召開,深入貫徹落實民航局航班正常工作會議精神和空管系統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航班正常和航班延誤處置工作。會議傳達了空管局局長車進軍對航班正常工作的要求,空管局副局長文學正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民航空管系統2018年保障航班起降突破一千萬架次,同比增長近8%,空管原因導致的不正常航班數占計劃數的比例下降至0.45%,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但是目前航班正常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根據氣象部門的預測,今年雷雨季節的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極端氣候事件偏多,災害性天氣的突發性、局地性大幅提升。同時大興國際機場開航、國慶系列活動等重大保障任務將接踵而至,其他空域用戶活動日趨頻繁,今年的航班正常工作形勢不容樂觀。
會議強調,全系統要在安全和正常工作中提高政治站位,認識到保安全、保正常是政治責任;利用運管委平臺,積極做好運行協調工作;逐步提高中小機場航班保障能力,進一步完善北京地區進離場程序、流量管理兩級審核制度和航班運行協同決策系統。
圍繞航班正常工作,會議提出了五個方面工作內容:一是抓好流量管理體系建設,加快構建第三代流量管理體系,進一步推進精細化協同運行平臺建設,強化空管在運管委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加強航班正常管理。二是抓空域資源能力建設,最大限度爭取空域資源,進一步優化空域,提升空域使用效率。三是抓行業發展協同建設,加強運行主體間協同,落實《民航局空管局關于支持中小機場空管發展的指導意見》,大力實施軍民航空管深度融合發展戰略,加強系統內部各運行保障單位協同。四是抓管制運行效率提升,在廣州、深圳機場試運行縮減航空器尾流雷達管制間隔和起飛著陸最小間隔;合理利用等待空域;推動北京、廣州機場CCO/CDO(連續爬升運行/連續下降運行)常態化運行,做好浦東機場實施準備工作;加快北京、昆明機場RNP-AR(需要特殊授權的所需導航性能程序)公布實施;推進S模式雷達數據應用、數值天氣預報和跑道狀態燈建設;不斷優化CDM系統功能和運行程序。五是抓綜合保障能力提升,深化通航“放管服”工作;深化與高校企業院所戰略對接;全面加快國產GBAS(精密進近著陸引導方式衛星導航著陸系統)、大型空管自動化系統等空管裝備國產化步伐;做好集成塔臺、遠程塔臺、基于航跡運行等項目示范驗證工作;加快推進北京、成都、青島、大連新機場空管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
會上,各地區空管局匯報了航班正常工作情況,各地區空管局相關負責人圍繞航班正常工作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展芫滞▽Р烤汀胺婪痘馔▽гO備風險,確保運行安全與正?!边M行了專題交流,空管局空域中心和運行中心分別介紹了2019年航班正常工作思路及進展情況。同時,會議通報了ATOM(空中交通運行管理系統)使用情況,還對MDRS(大面積航班延誤應急響應機制)發布精細化、流量管理事后分析和甘肅鼎新地區航路航線臨時關閉后的繞航方案進行了研討。
空管局機關各業務部門負責人,各地區空管局、空管分局(站)、管制中心、運管中心、上海飛行計劃處理中心相關負責人,各地區管制中心流量室、三亞區域管制中心負責人參加了會議。